米-8是前蘇聯米里設計局研制的中型運輸直升機。由米里莫斯科直升機制造聯合股份公司研制,由喀山飛機制作廠生產。米-8是一種雙發(fā)、五葉單旋翼的大型直升機。1964年米-8軍用型及民用型同時開始投產。
米-8直升機,北約綽號河馬(Hippopotamus),與米-17系列一起,是蘇聯米里設計局設計的世界經典通用直升機,也是世界上產量很大的直升機(12500架以上),而且生產數量還在不斷上升,號稱直升機王國中的“卡拉什尼科夫”。無論作為軍用直升機還是州長的私人班機,她都游刃有余地切換著她的角色。這款性能優(yōu)異的直升機,絕對是航空史上的經典,創(chuàng)造了世界航空史的傳奇!
直升機技術跨越式的發(fā)展與米-8的研制背景
在此機設計之時,世界直升機已經由一代直升機向二代直升機發(fā)展,世界各國直升機制造公司紛紛用渦軸發(fā)動機替換活塞式發(fā)動機,由鋼木混合或全金屬槳葉替換木質槳葉,使槳葉壽命提高到12000飛行小時。槳葉翼型為非對稱,槳葉簡單尖削與后掠,旋翼效能有所提高,達到0.6,旋翼升阻比達3.7。機體結構為全金屬薄壁結構,,空重與總重之比降低到0.5附近,已采用減震的吸能起落架和減震座椅。機體外形已開始考慮流線化設計,以減小氣動阻力。直升機座艙開始采用縱列式布局,使機身變窄。性能明顯改善,最大航速達200-250千米/小時,振動水平降到0.15克左右,噪聲水平為100分貝,乘坐舒適性能有所改善。這時的代表直升機有美國的S-61,UH-1,法國的SA321,蘇聯的米-6。
1958年,蘇聯政府通過了研制裝有單渦軸發(fā)動機的V-8(俄文稱B-8)直升機的決定。同年,米里設計局制定出V-8直升機的設計方案并獲得了蘇聯空軍的支持,此后開始全面設計。1960年5月,蘇聯政府又作出在研制單發(fā)V-8直升機的同時,還要研制雙發(fā)的V-8A(俄文稱B-8A)的決定。
原先
的單發(fā)V-8原型機的機身與主要零部件在蘇聯第23廠生產,然后在第329廠總裝。1961年夏,V-8原型機完成了總裝,與同年6月24日首飛,并在同年12月開始進行試驗。第二架該原型機只是作為地面試驗及,沒有進行試飛。北約情報部門發(fā)現該機后,給起綽號為Hip-A。1962年9月17日,裝有4槳葉旋翼系統的雙發(fā)V-8A直升機試飛。1964年以后,V-8A直升機開始換裝5片槳葉的旋翼系統,并于1965年8月2日開始進行試飛。北約給V-8A的綽號為Hip-B,正式投產的V-8A直升機正式改稱為米-8
機身結構
米-8采用了二代直升機所采用的一些新技術,是其壽命大大延長。本機機身結構為傳統的全金屬截面半硬殼短艙加尾梁式結構,分前機身、中機身,尾梁和帶固定平尾的尾斜梁,主要材料為鋁合金,尾部用一些鈦合金和高強度鋼。
座艙分布
機身前部為駕駛艙,駕駛艙可容納正、副駕駛員和隨機機械師。駕駛艙每側都有可向后滑動的大艙門,駕駛室風擋裝有電加溫的硅酸鹽玻璃,頂棚上揩油檢查發(fā)動機的艙口。駕駛室后后面是客、貨艙,其左側前部有可滑動并能拋投頭的艙門,座艙后部有大的貨艙門和位于后部中間向下打開的旅客登機梯組成。
米-8客運型座艙內設有28副可折疊座椅,每排座椅間距72-75厘米,中間過道寬32厘米,并設有存衣室和行李艙。在沒有存衣室的情況下可裝23個座椅。其通用型座艙內沿側壁裝有24個折疊座椅,地板上有系留環(huán)。座艙內裝有承載能力為200千克的絞車和滑輪組,以裝卸貨物和車輛。座艙外部裝有吊掛系統,可以用來運輸大型貨物。機身兩側裝有2個外掛油箱,右側外掛油箱整流罩向前延伸,以放置座艙和空調設備。
機載設備
米-8表尊設備包括頻率范圍為118-135.9兆赫、發(fā)射距離為100千米的甚高頻無線電臺和頻率兆赫為2-8、發(fā)射距離為1000千米的高頻電臺、機內通話設備、無線電話。
用于全天候飛行的航行設備儀表包括:2個陀螺儀,2個空速指示器、轉彎指示器,2個高度表,2個爬升功率指示器,磁羅盤、用于極低飛行的天文羅盤,,自動無線電羅盤,帶“危險高度”告警的無線電高度表。尾梁前上方裝有紅外干擾儀,后座艙窗戶兩側上方裝有3個曳光彈投放器。
動力裝置
直升機的飛行需要“心臟”,而心臟就是渦軸發(fā)動機。對于米-8直升機來說,其心臟就是TV2-117(俄文TB2-117)渦軸發(fā)動機,他是蘇聯第一代渦軸發(fā)動機。
在當時,蘇聯政府下的設計雙發(fā)V-8A的決定是正確的,因為雙發(fā)直升機能保證1臺發(fā)動機空中停車時能借助另一臺發(fā)動機繼續(xù)飛行,防止危險事故發(fā)生。而早在1960年,米里設計局開始為其V-8A直升機招標一種動力932千瓦的新型渦輪軸發(fā)動機。在競標中,克里莫夫設計局(當時稱伊索托夫設計局)的方案--自由渦輪式單轉子渦輪軸發(fā)動機TV2-117獲勝,于是該局開始為V-8研制發(fā)動機和變速器。
1962年夏,TV2-117發(fā)動機和VR-8減速器成功完成試驗。1965年6月,TV2-117發(fā)動機在彼爾姆發(fā)動機制造廠開始批量生產 ,在日后不斷改進中,TV2-117發(fā)動機性能在不斷完善,總壽命達12000小時。而且,蘇聯在此基礎上,研制了TV3-117(俄文TB3-117)渦軸發(fā)動機,性能極佳,是世界直升機發(fā)動機中的翹楚,并形成了龐大的TV系列家族。值得一提的是,蘇聯通用直升機和武裝直升機動力和一的基礎起源于TV2-117系列發(fā)動機。
傳動系統
其傳動系統主要包括主減速器、中間減速器、尾減速器、尾傳動軸、旋翼剎車裝置和主減速器到尾槳、風扇、交流電機、液壓泵和轉速表傳感器的傳動軸。
每臺發(fā)動機均有1個獨立的滑油系統,滑油系統由滑油箱、油氣分離器、滑油散熱器、導管和一個總放油開關組成,滑油總油量為60千克。
該動力系統與傳動系統工作原理是:2臺發(fā)動機通過VR-8A齒輪箱與單獨輸出軸連接,減速器將來自發(fā)動機的動力傳輸給旋翼和尾。旋翼轉速自動保持控制系統使旋翼速度與兩臺發(fā)動機的功率相協調。該系統與每臺燃氣發(fā)生器的控制系統分開。通過改變發(fā)動機功率的方法能自動將旋翼轉速 保持在需要的范圍內,并使兩臺發(fā)動機能夠很好的同步工作。并使1臺發(fā)動機空中停車時能借助另一臺發(fā)動機繼續(xù)工作,并增加另一臺發(fā)動機的功率。在必要時,一臺發(fā)動機功率可使直升機繼續(xù)飛行。兩臺發(fā)動機可以在旋轉排氣管的情況下可互換工作,其整流罩可以打開,以便檢查與維修。 發(fā)動機啟動使用AI-9輔助動力裝置,為空氣渦輪啟動裝置,可以為發(fā)動機啟動、在應急狀況下增加發(fā)動機功率提供動力。
燃油系統
米-8燃油系統由1個主油箱、2個外掛油箱、粗細油濾、燃油導管、杠桿浮子式油量表、防火斷油開關組成。主油箱載油量為445升,左外掛油箱為745升,優(yōu)外掛油箱為680升,總標準燃油量為1870升,必要時,在座艙內可增設1-2個輔助油箱,使總載油量達3700升。
武器系統
米-8武裝型可裝各種武器。一般,可攜帶炸彈,在兩側加掛火箭彈發(fā)射器,每個發(fā)射器內裝57毫米火箭彈16枚,共128枚。也可在機頭加裝口徑12.7毫米機槍,也可在掛架上加掛共192枚火箭和4枚“斯瓦特”紅外制導反坦克導彈(AT-2),還可改裝共65枚“薩格爾”反坦克導彈(AT-3)